返回列表 发帖
谭意歌 生卒年不详,后名文婉,小字英奴,宋代人。生于英州(今广东省英德县)。晚唐名士谭从道的女儿。谭从道客死长沙,家道末落,流落长沙乐籍,为官妓丁婉卿收养。英奴禀性聪慧且面貌娇美,丁婉卿对她呵护备至,唯恐她重蹈已辙,就细心教她诗词歌赋,希望她借此出息,安身立命。英奴十六岁时,已名播长沙,丁婉卿经常带着她出堂入室,遍交官宦。刘相镇守长沙时公余常在湖畔召谭文婉吟唱。一日他见渔翁手擒两条大鲤鱼走入小巷,即云“双鱼入深巷”,婉立对:“尺素进谁家”,刘公击节叹赏。刘相称她“千古诗妖”帮她脱了娼籍。恢复自由身的谭文婉成为长沙少年士的争聘者,可她不羡慕门,自行择婿嫁给了一个极方正的小官汝州张正字。
    【长相思令】
  旧燕初归,梨花满院,迤逦天气融和。新晴巷陌,是处轻车骏马,禊饮笙歌。旧赏人非,对佳时、一向乐少愁多。远意沈沈,幽闺独自颦蛾。正消黯、无言自感,凭高远意,空寄烟波。从来美事,因甚天教,两处多磨。开怀强笑,向新来、宽却衣罗。似恁他、人怪憔悴,甘心总为伊呵。
  【极相思令】
  湘东最是得春先,和气暖如锦。清明过了,残花巷陌,犹见秋千。 对景感时情绪乱,这密意、翠羽空传。风前月下,花时永昼,洒泪何言?
莫愁女:战国末期楚国歌舞家。钟祥人。姓卢,名莫愁,生于公元前3世纪前后,貌美如仙,爱好歌舞。十六七岁时被楚顷襄王征进宫作了歌舞姬女。由此民间歌舞走进了楚王宫廷。在楚王宫,得以与屈原、宋玉、景差结识,受其指导,歌舞技艺日进。后将古传高曲融屈原、宋玉的骚、赋和楚辞乐声,完成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阳阿》、《薤露》、《采薇歌》、《麦秀歌》等楚辞和民间乐诗入歌传唱。寡和高曲《阳春白雪》成为千古绝唱,对后世的乐赋入歌传唱产生了深远影响。后因未婚夫放逐三吴扬州而投汉江,幸被渔夫救起,不知所终。

是战国的。
张采萍,叫采萍的也很多啊。
秋红除了她的美貌、才情外,更生性雅洁,特别是缠就一对三寸金莲,形似春笋,柔若无骨,恰好盈握。
  明清以来,男子择偶第一标准就是看女儿的一双脚。
     她和泪填了一阂《忆秦娥》的词:
  乱离别,遥念往事心摧折;心摧折,梦中情愫,衷肠泪血。虎狼强使鱼水绝,两
  地相思苦残月,苦残月,昨夜欢笑,今朝悲切。
李因(1610-1685)明末清初女诗人兼画家。字是庵,号龛山逸史,晚号今生。会稽(今绍兴)人,一作钱塘(今杭州)人。早年为江浙名妓,后嫁光禄卿葛征奇为妾,工画山水、花鸟,疏爽隽逸,毫无女子纤弱之气。亦工诗,著有《竹笑轩吟草》等,诗笔清奇,有中唐遗韵.
李因,出身贫寒,资性警敏,耽于读书,不喜修饰,常“积苔为纸,扫柿为书,帷萤为灯”,苦学成才。早年为江浙名妓,海宁人光禄卿葛征奇见到其《咏梅诗》中有“一枝留待晚春开”之句,对其才华大为赞叹,顿生倾慕之心,纳为侍妾。婚后随葛职务调动,“溯太湖、渡金焦、涉黄河、泛济水、达幽燕”,15年中几乎跑遍半个中国,仍孜孜不倦,嗜书成癖,即在旅途、车船、驴背,均不忘读书吟诗。时值明末,天下大乱,一次乘舟过宿州,兵变猝起,行李首饰尽失,独抱诗稿而逃。明崇祯十六年(1643)出诗集《竹笑轩吟草》和《续竹笑轩吟草》各一卷,共260余首,多为旅途之作,其诗笔清奇,有中唐遗韵。征奇为其诗集作序,称其诗“清扬婉妩,如晨露初桐,又如微云疏雨,自成逸品,即老宿臣公不能相下。”
    李因擅墨笔山水、花鸟,颇自负,自比唐王维。山水法宋人米芾、米友仁父子,多用水墨点染,“以烟云掩映树石”,苍老无闺阁气。亦工芦雁。征奇尝坦言:“花鸟我不如姬,山水姬不如我。”其夫每加以题跋,必在画上钤以“介庵”的印章。葛征奇和李因的字号分别是“介龛”与“是庵”,“介庵”是从两人字号中各取一字而成,可见两人情感之深。
    李因花鸟画以陈淳为师,尝以沉香木刻像奉之。其画多用水墨,幽淡欲绝,于形似之外求其神,在中国古代女性画家中十分难得。画不仅得陈淳之真髓,还注重师法造化,追求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据画史记载,李因“每遇林木孤清,云日荡漾,即奋臂振衣,磨墨汁升许,劈笺作花卉数本。”经过不懈努力,她最终在创作上避开了女画家惯有的构图小气、笔致纤弱等弊病,以潇洒随意及疏爽隽逸的艺术风貌备受时人赞许。清窦镇《国朝书画家笔录》中对李因花鸟画的评介:“水墨花鸟苍古静逸,颇得青藤(徐渭)、白阳(陈淳)遗意。所画极有笔力,无轻弱态,当时名誉甚隆,真闺阁翘楚也。”陈维崧在《妇人集》也称她:“作水墨、花鸟,幽淡欲绝。”。
    清顺治二年(1645)葛征奇去世,李因35岁,此后40年中,穷困凄凉,四壁萧然,有时不能举火,以纺织为生,兼作画自给,虽历经顺治、康熙两朝,却始终以明人自居,在画中从不署清代年号。晚年仍奋发学习、写作,正如自述所谓“白发蓬松强自支,挑灯独坐苦吟诗”。其后期之诗,格调更加深沉。论者谓“沈郁抗壮,一往情深,有烈丈夫所难为者”。
      黄宗羲曾为她作传,不过黄宗羲长得真。。。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