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股坛
留学移民
菁菁校园
职场生涯
YES娱乐
爱情与婚姻
医学和健康
头脑风暴
IT数码
网亲互动
逍遥茶馆
育儿与教育
流行时尚
音乐影视
花想容
投资理财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唯美贴图
开心一笑
美味天下
道德与法律
海内海外
文史纵横
丫丫原创
小说欣赏
意见区
注册
登录
YY的港湾
论坛
家园
书库
搜索
插件
推广
收藏
帮助
默认风格
blue
gray
brown
pink
green
purple
股坛风格
放大镜版
股坛办公室版
手机版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论坛任务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华人论坛
»
海内海外
» 研究生考环卫工失败: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编制里
返回列表
发帖
娱乐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娱乐
当前离线
帖子
7440
精华
1
积分
8664
威望
122
金钱
5114
贡献
121
鲜花
1960
鸡蛋
77
YES娱乐
0
金元宝
0
阅读权限
70
在线时间
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9
最后登录
2014-5-8
榜眼
1
#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3-1-14 09:12
|
显示全部帖子
研究生考环卫工失败: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编制里
原标题:研究生考环卫工失败: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编制里
严寒中,录取者已开始上岗,来往的行人不会探究这身工装背后的研究生学历
1月4日,哈尔滨市举行环卫系统公开招聘人员培训结业式,448名面向全国招聘的事业编制环卫工人正式走上清扫保洁作业一线。据了解,本次公开招聘最终录取的448名环卫工人中共有7名研究生,培训结束后他们将正式走上环卫工作岗位。
而此前2012年10月中旬,哈尔滨城管局公布当时报名的结果是:457个工勤技能岗位却引来1万余人报名,最终缴费成功的7186人中,拥有本科学历的2954人,占41.11%;29人拥有统招硕士研究生学历。
“研究生当环卫工!”立刻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
事业编制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高学历的年轻人,追逐这个平时并不为多数人看重的工作?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为什么出现与当初体制内人员纷纷“下海”相反的趋势?
大学生热衷体制内职位会给当今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谁也不会想到这位年轻的女环卫工是研究生
在气温达到零下30℃的室外,严晓把自己包装得很严实,嫩黄色的环卫工作服,头戴棉帽,只露出一双眼睛,如果不是口罩上有粉色的卡通人物,从外表几乎看不出这是一个只有27岁的年轻女孩。
1月9日,是她正式工作的第三天,工作内容是从早晨8点至晚上5点清扫街面的杂物,严晓能够很轻巧地把一个烟头扫进垃圾鞘内,“这不用锻炼,一天就能适应了。”严晓适应的不仅仅是工作,对于外界的各种声音,也能够泰然处之了,作为七名被录取的研究生之一,她说:“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
管理者的出乎意料
尽管已经做好了准备,但哈尔滨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勇还是坦承:“没想到会引起社会这么广泛的关注,这几天已经记不清接待多少家媒体的记者了。”
事实上,目前的热闹不过是一场按照时间序列的顺延而已在2012年9月,从哈尔滨市环卫系统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员工起,就注定了关注会是一种必然。
10月中旬,哈尔滨城管局公布报名结果:457个工勤技能岗位却引来1万余人报名,最终缴费成功的7186人中,拥有本科学历的2954人,占41.11%;29人拥有统招硕士研究生学历。
当时就有媒体报道称,“哈尔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设立的两部咨询热线,每天都接到近千个咨询电话。因为报名火爆,招聘单位不得不将报名时间延长一天。”
王勇称,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更没想到会吸引到这么多的高端人才,不过,从另一方面看,这么多的高端人才青睐环卫工作岗位也属正常,而且也符合“哈尔滨市环卫系统的发展”。
王勇称:“这次全是环卫系统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员工,是政策上的创新,哈尔滨市环卫作业队伍文化偏低、年龄偏大、技术岗位作业人员不足都是现实问题,按照市里的相关要求,我们要尽快建设一支年轻化、技能化、专业化的环卫队伍。”
不过,王勇也清楚,457个岗位能够吸引来万余人报名,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新进人员均按照财政补助事业单位工勤人员管理,使用事业编制;工资及社会保险等均按现行事业单位工勤岗位标准执行,对新进的外地人员可落为哈尔滨市城区户口。”
“事业单位”是指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的组织,有着典型的计划经济时代特征:政府直接组织、管理与投入,也能最大程度保证政府意志的实施。
不仅如此,对于众多报名人来说,如果能顺利考入,在工作三年后,如果管理岗位出现空缺,将有可能调整到管理岗位,这是更大的诱惑。毕业于哈尔滨当地一所名校的本科生姜丹就告诉记者:“那样的话,我就可以从科员开始做起,然后副科,到了一定的级别后,就可以自然转为公务员。”已经连续4年折戟国考的她,认为这是自己改变命运的最后一次机会。
稳定,还是稳定
尽管已经上岗,但这批新员工还不知道月薪是多少,“领导也没说过。”但能拿到手的并不会太多,吴慧敏是道里区清洁大队的队长,手下管理着2000余名环卫工人,“我现在的工资标准也就是事业单位里的科级,如果按照当初说这些新进人员薪金按照事业工勤人员标准,除去各种保险后,发到手里的应该是1500元左右。”
这与姜丹自己估计的差不多,在成为环卫工人之前,姜丹是当地一培训机构的老师,月薪将近4000元,至少2000元的落差并没有让姜丹感到意外:“报名之前就估计会是这些收入,以前工作的薪水虽然比现在的高,但是没有安全感,说不定哪天工作就没了,我马上就要结婚了,然后面对就是生育问题,现在进入到事业单位就很有稳定感了。”稳定,也是姜丹的父母力促她报名的最大高频词。
这几天下班,姜丹会到网上浏览公众的评价:“什么样的声音我都能接受,像我们这些80后其实有很强的承受力。”
记者采访到的诸多新进员工都表现出对网上争议的豁达,只是在涉及到理想的话题时才有不同意见。
性格开朗的张冉看到网上有人说“为了稳定而放弃理想”,就想发帖回应,后来想想还是算了,没有回应的原因是:“万余人报名,7000多人考试,这么大的竞争之下我才获得这个职位,那么我的言行就是代表了环卫部门,如果哪句话说的不对或者引起误解,再来个‘人肉’什么的,我的工作可能就没了。”
张冉坚持认为,追求稳定与放弃理想没有关联,“理想不是一个永恒的词汇,因为随着每个人的成长以及所处的不同阶段,理想是会发生变化的,比如我大学毕业时,我的理想是要成为一名空姐,所以在各个方面去完善自己,比如英语口语,比如礼仪培训,但就是因为打字太慢,怎么练都不行,最后也没当上空姐。”
随后,张冉成了一名政府雇员,在那个阶段里,张冉的理想是能够进入到体制内,所以,尽管自己的日常工作很繁忙,但还是挤出时间备考。在准备考试的两个月里,张冉几乎取消了如看电影、和朋友逛街、K歌等所有需要时间的娱乐。
“我现在的理想就是好好工作,将来如果有机会,能够调整到管理岗位。”张冉说,“但这并不是我的一切,我现在还没有男朋友,如果将来必须要嫁到南方去,我就会舍弃现在的,难道我这是为了稳定而失去理想了吗?”
在正式上岗之前,这些人进行了为期5天的集中培训,姜丹说,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没有对各自的学历以及未来规划做更多讨论,“因为都知道有29名研究生报考,但最后只录取了7个,都好奇,22个研究生为什么没有被录取?”
事业编制的魔力
王勇说,这次招考要通过笔试和面试两个阶段,22个研究生里既有倒在笔试上的,也有在面试没有获得认可的,主要原因是“对环卫工作的认识不够”。
研究生专业是教育的王洋就是22个研究生之一,他目前在一家传媒机构工作,当听到同事们广泛议论“研究生当环卫工”时,王洋保持沉默。
王洋认为考试的题太难了:“笔试总分是200分,50分的内容是关于社会和谐、公德等方面的,这部分知识可以通过看马哲、邓论等书籍,但剩余的150分包罗万象,而且在招考时就说,考试不指定教材,不指定范围,原则上掌握清扫员具备的知识。”
王洋至今记得考试的几个题目,有道题问:清扫机车旋转的扫帚是向内旋转还是向外旋转?还有的题问:遇到积水时,是用笤帚处理快还是用撮子快?
“类似这样的题还有很多,而且除了环卫方面的问题,还有交通法规、交通信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考题,太庞杂了。”王洋能准确回忆的两道题,他都答错了,以至于现在看到清扫机车,王洋会停下来观察,旋转的笤帚果然是向内旋转的。而处理积水时,扫帚的效率要优于撮子。
不过,王洋还是获得了面试的机会,面试只有12分钟,7名考官和3名计分人员,“虽然面试无数次,但说不紧张还是假的,尤其是看一个个人进去,一个个又面无表情地出来。进去面试的时候,不让报名,考官直接提问,就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做好环卫工人是不是只要体力好就行?这肯定要回答不是,但接下来需要考生进行阐述,我不大记得当时是怎么说的,因为感觉不好,以至于第二个问题都没印象了。不过,我看到7名考官每人在一张白纸上打分,然后交给计分人员计算。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整个过程是公平的,我这次没考上是自身的原因。”
王洋热衷体制内的身份不仅仅是追求稳定,“我老家是省内的一个农村,现在都没有直达的火车,而是要坐7个小时的客运,虽然我现在是学校的集体户口,但打工的地方都没办法把我落到城市户口,户口的差异带来的是诸如就业、福利、教育等一系列社会保障的不同,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编制里。”虽然面带笑容,但王洋说得并不轻松。
学有所用是第一位
作为七名研究生中惟一男性的许鑫,现在的岗位也是一线清扫,因为研究生扫马路的热点,他已经接受过5家媒体的采访,不同于其他员工私下里向记者表述的追求稳定,许鑫称报考的原因里,追求编制内的稳定只能放在第四位,排在第一位的是“学有所用”。
许鑫的本科和研究生专业都是食品卫生,“这与环卫有关系,因为城市垃圾中包括食品垃圾,对食品垃圾的处理我有这方面的专长。”此前,许鑫先后在两个食品公司做技术工作,月薪2000余元,没有五险一金。
许鑫旁边的吴慧敏也说:“整个道里区的环卫工人只有这么一个研究生,那就是我们的宝贝,他的专业知识会对我们工作带来很大帮助。”
从本科开始计算,完成研究生学业,许鑫统计这些年“家里花了差不多13万”。虽然目前的月薪不会超过2000元,但差距并不是问题,“读书不就是为了就业吗?我现在能学以致用,能够证明自身价值,而且有发展前景的工作,不好吗?”
吴慧敏称,虽然部分清扫工作还是由人工完成,但随着城市以及科技的发展,会越来越多地使用机械设备,而目前的环卫工人多是文化偏低的临近60岁的人。
在工作的几天里,许鑫很喜欢现在的工作氛围:“因为多是老人,他们的儿女也就是我们的年纪,所以很照顾我们,虽然每天差不多要不断走路扫地6个多小时,但体力上还是能够适应。”
环卫队伍里来了高学历的年轻人,这在众多临时工身份的环卫工人中间似乎没有掀起什么波澜,老绳今年58岁,已经做了4年的环卫工,每月的薪水是1400元,还有一份意外伤害保险。
“我觉得这些孩子就是来体验生活的,哪能读了那么多年书,花了那么多钱最后来扫地?”也许是年纪和学历上的鸿沟,让老绳对出现的同工不同酬没有任何意见,“这些孩子都是(环卫)将来的领导。”
不过,59岁的老马认为研究生本科生成为体制内的人造成了某种“不公平”。老马抱怨:“我们现在管理严格,比如看到我抽烟,罚款20,看到我清扫的路面有杂物,罚款20,迟到,罚款20,想开除我就开除,这些‘分配’过来的肯定不会说开除就开除。”
老马说,新来的这些人早晨8点才上班,而我们这些临时工清早6点就得来。姜丹坦承,这是“担心我们不能适应,算是一种照顾,不过,我们要工作到下午5点,早晨6点上班的,午后1点就可以下班了,1点后换班。”
热衷体制内职位应反思
对于社会的热议,王勇认为是对环卫工人固有的观念使然。王勇反问:“谁说环卫工人就不能是高学历?难道环卫工人就必须是没文化和老年人吗?在我看来,招收这些高学历的人当环卫工,为将来的环卫事业培养人才,都再正常不过了。”
事实上,关于研究生当环卫工的讨论,并非由哈尔滨开始,早在2006年就有广州本地媒体报道称,当地环卫部门招收有编制的环卫工,就有研究生报名并被录取。
对此,广州市环卫行业协会的秘书长赵东平告诉记者:“当初是招考进了研究生,但并没有去一线当环卫工,而是到环卫机关里,目前整个广州的环卫工人里,据我所知,连个本科生都没有。”
赵东平对哈尔滨出现研究生当环卫工的事情比较关注,“因为地域以及观念的不同,广州的环卫工作已经市场化,在市场化里,没有所谓的体制外还是体制内,更没有什么所谓的级别。”
对于赵东平的看法,王勇认为:“环卫说到底是公共项目,那么,公共项目到底是市场化还是由政府完全承担,至今在学界上都还有争论,按我的理解,涉及到公共利益的项目,在市场化方面,还要有缜密的考虑,就算是在发达国家,也有环卫工就是公务员啊。”
在王洋看来,如果国考不能顺利通过,稳定的事业编可以当做公务员的延伸。有数据显示,自2009年以后,每年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年轻人都超过100万人,而1994年-2000年,6年里,全国累计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不过4万余人。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专家张景岫称,从经济学的角度,一般来说当经济发展或者是发展的预期放缓的时候,大家更多从安全性的角度去考虑,就是说更倾向于做出比较规避风险的选择。所以我觉得学生在工作上有更多的这种安全性的考虑,也可能会跟宏观经济的环境是有一定的关系。对于公众的担忧,张景岫称,有些专业的落脚点,比如地矿石油,主要集中在国企,所以选择国企无可厚非,但没有结合自己的个人兴趣和特点,而一味追求稳定,则是不理性的选择。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下海的官员程小平颇为感慨,还不到30年的时间,作为年轻人的择业走向已经完全不同。那时候更多的年轻人是进入到企业,或者进行自我创业,一方面那时候的年轻人更有英雄情结,另一方面,当时全社会所散发的改革热情,以及为改革创造出的条件,让年轻人有一定的成本去承担失败,但现在,当时诸多的利好条件都有消退,无论是政府还是国企,巨大的稳定感以及背后的红利肯定会吸引年轻人。既然是改革,就得有勇气付出代价,可是,现在谁来承担代价?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说:“这些年,中央在倡导事业单位改革,其中一个主要的指导思想就是‘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这就会出现收入和隐性福利上的巨大差别,能够搭上体制,成为事业单位的‘老人’,反映出体制惰性对年轻人的影响,而这种体制惰性则发展成为普遍的社会惰性。”
程小平说:“出现的研究生当环卫工也好,还是国考的万人角逐一个职位,只能说是改革意识的消退,这种消退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而是整个社会,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深思。”
对于这些新进员工来说,王勇的担心则是“我怕他们因为辛苦而不能坚持下来。”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为化名)
■网友声音
看见你是你:我本科生情何以堪啊!
要飞:为了一个研究生本本,人们起早贪黑地苦读书,而等拿到了研究生本本,又要起早贪黑去扫地,知识就这么被灰尘淹没了……
老沉了:小时候,看到街上扫大街的阿姨,冒着凛冽的寒风,在辛勤劳动。妈妈说,你将来不好好学习,就干这个了。结果长大了发现,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干这个。
大眼睛老九:我认为研究生当环卫工,是国家教育资金的浪费,是糟踏他们的父母心血钱。
小手指压死你:不知给这些研究生培训的人是什么学历?
不说不说:落榜的22名研究生心里不知道啥滋味,居然扫大街都没人要……
走你:我已经预测到有一天,一个初中生正在路边写写画画验证哥德巴赫猜想,然后一个环卫工过来说,用拉格朗日定理。(来源:华商晨报)
收藏
分享
送鲜花
扔鸡蛋
收藏
返回列表
求文区
旅游天地
开心一笑
美味天下
爱情与婚姻
音乐影视
丫丫股坛
TXT完结区
YY书库目录(大众文区)
流行时尚
MISC
时尚休闲
文史纵横
流行时尚
逍遥茶馆
娱乐八卦
YES 娱乐
猎杀者村
过关斩将
音乐影视
唯美贴图
头脑风暴
开心一笑
花想容
购物信息
漫画资源
实用生活
丫丫股坛
Collections
SWING CLUB
文学艺术
宝芝林
投资理财
期权期货
时事讨论
职场生涯
居家生活
育儿与教育
海内海外
爱情与婚姻
网亲互动
雅轩古调
道德与法律
信仰家园
医学与健康
菁菁校园
北大三角地
留学移民
美味天下
旅游天地
IT数码
小说欣赏
版规&活动专区
原创小说区
新文发布区
大众连载发布区
大众完结发布区
耽美连载发布区
耽美完结发布区
连载阅读区
大众连载阅读
完结阅读区
大众完结阅读区
YY书库目录(大众文区)
下载区
TXT完结区
TXT连载区
求文区
推荐讨论区
耽美讨论区
海外生活
波士顿华人
纽约华人
洛杉矶华人
旧金山华人
休斯敦华人
华府华人
版务区
意见区
网站建设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
社区银行
猪头术
爱墙
鲜花鸡蛋
幸福彩票
领取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