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泸溪县 —— 苗族数纱



 湘西苗族挑花(俗称数纱)主要流行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境内,流传到古丈、吉首及沅陵等县市相邻地区。泸溪苗族挑花是湘西民族地区最为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品之一。



苗族少女滕静蓉正在做数纱







【一】
滕静蓉是一个湘西苗族姑娘,生于1986年。闲来没事时,她总以苗族数纱——一种很像十字绣又不同于十字绣的刺绣——来消磨时间。

现在会这门古老的工艺的人已不多。除了些上年纪的妇女。像她这个年龄段的女子,会的就更少,更不论熟手。

在她父母那一代,女孩从小就要开始学数纱的。“她们天天数啊、挑啊,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是你想得到的地方绣出图案来,从小,我就是看着上一辈人绣这绣那的,她们以会这个手艺为荣,不会数纱的人就找不到好老公。做母亲的都严格要求女儿要学这个。”

苗族的土布原色是略偏土黄的白色,如果染色的话,也总用蓝靛草染成蓝色或黑色。作为少数民族中最爱美的民族之一,苗族姑娘无法忍受将这些未经装饰的单调布料直接拿来就使用。土布做的衣服、被子、枕头、头帕、门帘等等,都是女人们展开装饰的天地。

因地域的不同,各地苗族姑娘主要使用的装饰方式也有所不同。有些地方用蜡染直接将颜色附着在衣服上,更常见的是刺绣。而湘西泸溪一带的女子,也不乏刺绣,但似乎更喜用数纱这种古老的方式。

“但到了我们这一代,情况变了。”读书读得好的人,上大学后到城里工作,城里人家都不用数纱的东西,父母不会要求她们学这个。条件差一点的,交通方便之后,十五六岁的就出去打工了,给父母减轻负担,也不学数纱。只要踏出了苗家寨门,似乎就宣告了对数纱的告别。

滕静蓉之所以学这个,完全是因为奶奶的要求。“我母亲生了我之后,又生了两个弟弟,但都不幸地夭折了。因为这个原因,和其她堂姐妹相比,奶奶就更偏爱我,对我的要求也很严格。”其中一方面就是要求她学做数纱,奶奶总说,“女孩子怎么可以不学这个呢,以后怎么能嫁得出去。”奶奶其实是拿要求姑妈们的那一套来要求滕静蓉的。

其实那时候,学这个的女孩已经非常少了。“我在吊脚楼上绣,下面就有伙伴对着我说,‘走吧,别绣了,那个有什么用,一起玩去吧。’”

从她六七岁开始,奶奶就给她巴掌大的一块布,让她用针线来完成一朵花,做不完的话就不让吃饭。“在苗寨里,土布是自己纺线和编织的,所以很珍惜。一块布就像是练习本一样,在上面绣好了,就拿剪刀来把线剪断抽掉,像用橡皮檫把练习本擦干净,就能再拿来绣。”

只要给她一块布,一根针和线,随时随地,都能开始数纱。拿针的寻常方法是,用食指和中指夹着针,针尾用大拇指的指腹顶着。时间长了,指腹会长茧,并且凹了一个小坑,刚好能顶住针尾。

数纱看起来有些像十字绣,因为针法上都是斜线交叉为十字,靠近看其实都像方格马赛克拼图。但是十字绣是先在布上画出底稿图样的,再在图案里密集地绣十字。而数纱是没有预先在布上画图案的,草图是装在脑里子,或者对照着某一个形状就能做出来。

听起来像很神奇,做起来其实也没那么复杂。“比如说我要在一块白色的方巾上绣枫叶,那我就在中间绣一个‘田’的图案,图案上下左右各安排一片枫叶,周边在用一些花纹来装饰。从最中间的地方落下第一针,然后开始绣左边的,右边和左边是对称的,上下也是对称的。”

和正面的美丽相比,刺绣的背面往往是杂乱难看的。然而数纱的背面却都是整齐的横线,就算翻过来,也能用来当作图案。







【二】

公路开通前,居住在武陵山区坡陡谷深的地形环境中的苗家人,和外界的接触很少。泸溪县和外界的沟通,主要依靠县域东边的沅江,它最终汇入洞庭湖,连通长江。

相对的封闭性,使得苗家人在很大程度上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尤其是衣食都主要来自山区里的自产自用。在湘西有“熟苗”和“生苗”之别,“熟苗”指的是河谷平地的城镇里,和汉族人接触多的苗族人,他们身上的苗族色彩已不明显。而居住在远离城镇的山区里的“生苗”,和外界接触少,民族的特征更鲜明,生产生活上的自给自足也更明显。

在“生苗”居住区的人,往往自己种植棉麻,自己纺线、织布、染布。棉布比较软,用来做孩子的衣服。棉和麻按比例混合,织出来的布就更为硬挺耐用,触感中又带有棉的柔软。

这种棉麻混合的布常用于男女头上扎的“头帕”。头帕一般长约4米,宽大概40公分。头帕两端各绣上2个或4个图案。长长的头帕缠在脑袋上,一层一层,最终像是帽子,根据年龄和性别的不同,头帕还会缠成高低不同的帽子形状。但两端的数纱作品,是要露在额头前的。

一个女人一生中有两条头帕,一条留给自己,一条用于送给心爱的男子作为定情之物。在这条定情头帕上,女孩满怀爱意地用数纱的方法绣上连体鱼、并蒂莲等成双成对的美好事物,同时也绣上蝴蝶、枫叶、蜂蜜、菊花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坚韧的土布长久耐用,“我奶奶那一代用的,现在都保存下来。”

滕静蓉就是在“生苗”山区长大的,她将这种自产的布称之为土布。如今在县城里,这种土布也当作一种商品来出售了。数纱就出现在这种土布上,其许多重要的特色就是土布所决定的。

土布编织的过程繁复但不算复杂,和其它地方相差不多。在木质的纺织机上,预先纵向排好两层绷直的线,就是经线,当两层经线像左右手五指相扣形成交叉时,就横向从其间穿过梭子,拉一条纬线。经线的上下层位置交换,再拉一条纬线。如此往复。在这一编织的过程中,经线会比纬线更疏松一些。

泸溪本地专家章长干将这种情况总结为“疏经密纬”,基于此,泸溪的苗族数纱因此还有一个关键词“经三纬四”——每一个十字针法就跨越三根经线和四根纬线。因为经线稍微疏一些,而每个十字针法都力求绣成一个正方形,因此每一针跨越的经线数就稍微少一些。

以一个最简单的“十字”为例,从布的背面往上挑,第一次穿过纱布的纱眼,将这纱眼作为平面坐标的原点(0, 0),下一个穿针走线的纱眼就在横向(纬线)往右数的第四条线和纵向(经线)往上数的第三条线的交叉处(3,4)。然后从背面往上挑,针穿过坐标点(3,0)的纱眼回到布的正面,再左上穿过坐标点(0,4),针又来到布的背面,一个十字就完成了。

简单的说,现在市场上常见售卖的十字绣,底布的纱眼和纱眼之间的宽度是给定的;而苗族数纱则是在一块土布上,以耐心数纱和细腻的眼睛去寻找这些纱眼,并通过“经三纬四”来把握纱眼间的宽度。

“经三纬四”不是绝对的定律,只是较为常用。在一些情况下,苗族人也用“经四纬四”、“经四纬五”,数的经纬线有变,但工艺的本质是不变的。

在一些介绍文本中,苗族数纱往往又被介绍为刺绣、挑花。但章长干认为,只有“数纱”才能最精确地表现这门手艺的特征。刺绣和数纱的区别是很明显的,前者不以十字针法为基础,且往往要预先勾画草图底稿。而挑花也不一定按经纬线的变化,它的针法比数纱更灵活自在。数纱从形式上也是绣、挑,但其工艺的最独特之处是,它是严格地数着经纬线来绣和挑的。

这些只是针法上的独特。苗族数纱另外的鲜明特点是其图案色彩的简单、造型的抽象。例如在白色的底布上,往往只选用为数不多的颜色,并且往往只使用黑色。

滕静蓉指着她已经绣好的一个个图案告诉我,这是枫叶,这是蜜蜂,这是菊花……都是先辈留下来的图案,它们很抽象,和实物之间要通过一定的联想才能觉得“像”,但这些图案其实个个都有自己的一段故事。






【三】

在苗族的数纱作品中,总能看到狗、菊花、蝴蝶、枫叶、阳球花,等等。它们都很抽象。这些图案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讲述了一段苗族人的演变史。

前述泸溪当地专家章长干说:在传说中,黄帝大打蚩尤,蚩尤战败被杀,他的身体就变成了一棵枫树,枫叶变成蝴蝶,蝴蝶生了两个蛋,孵化成央公、央婆两兄妹。兄妹成婚,繁衍了人类。央公、央婆被苗族人认为是其始祖神。

这段传说中涉及到的枫、蝴蝶都是在苗族人日常生活中寻常可见的,并被人赋予了神性,枫树被认为是“枫树神”的化身,尤其是在泸溪一带的苗寨,屋前总要种上枫树,且给枫树来敬酒上香,祈求遇到灾害时,“枫树神”就能到家里来救灾救难。蝴蝶则演化成了“蝴蝶妈妈”的传说。

央公、央婆来到世上时,大地是荒芜的,他们找不到食物吃。于是某个天神又派来一个小神送给他们阳球花,阳球花保住了他们的命。如同上面的枫树,这段传说造成了苗族人的阳球花崇拜。

这或许是一种朴素而简单的植物崇拜。阳球花也叫佛手花,它确实能吃,并且在当地“到处都是”。章长干说,在1960年代的三年饥荒时期,很多人就是靠吃阳球花保命的。

那条抽象的狗,叫盘瓠狗。它引向了另一个传说《盘瓠和辛女》。这个已列入国家级非遗目录的民间文学的主要内容是,在上古时期,神犬盘瓠帮助了帝喾杀了敌将,从而娶得帝喾的公主辛女。

《后汉书·南蛮传》记载,盘瓠和辛女结婚后,生六男六女。盘瓠死后,六男六女自相婚配,繁衍人类。也就是说,神犬盘瓠和辛女是被泸溪一带的苗族人视为祖先的。

章长干认为,这其实是一种狗图腾崇拜。为什么要崇拜狗呢?他说,苗族人在山区时是狩猎的,狗拥有人所没有的灵敏嗅觉和听觉,而狗能帮助人捕捉猎物,能在黑夜中保护人类。狗被驯化,成为人类的朋友,并且很有可能在万物有灵的信仰时代里,将其当成某种神而加以敬畏,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狗图腾崇拜。

盘瓠和辛女,很可能不仅仅是一个传说。类似于文成公主嫁到藏区,章长干认为,辛女来到武陵山中的苗区,也给当地带来了中原的一些技术,如棉花种植和纺织技术。

朴素而简单的民族数纱,是古老的手艺。章长干说,令人费解的十字纹(为什么要绣成十字),具有某种太阳崇拜的象征。“古代人在平地立竿测日,并且在竿上横着搭一根横竿”,这种瘦高形的十字架在阳光下形成于地面的阴影就是一个十字。而苗族数纱中,不仅针法是十字为基础,而且存在大量的“田字”,即用方形(地面)包围住了十字(太阳),这里面也包含一种朴素的天圆地方的世界观。当然,章长干的这些推测还需要考古的发现来加以佐证。

但可以肯定的是,滕静蓉被奶奶强迫而学会的数纱,不仅传承的是一种布料装饰工艺,更是延续了苗民族极其重要的一段集体记忆。这些记忆包括始祖传说、植物崇拜、动物崇拜,等等。

章长干认为,这些数纱的图案是苗民族的文化密码、文化基因。“大众在千百年来不断的创造,已经把这些图案符号化了,从而具有了文字的功能,具有了记载历史的功能。记录着一个民族的辛酸史,记录了自己的祖先是怎么过来的。如果你不是这个地区的人,你难以破解,不理解它。”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对这些密码感到陌生了,它们需要传承,也需要破译。





图案是四朵山刺花的造型,是祖辈传下来的图案。
很喜欢民族的东西
传统工艺很漂亮啊
传统的才是最好的。
The pattern is beautiful
很美的图案,真好!!!!!!!!!
绝不和进行人身攻击者争论,我的一条纪律。避免进行人身攻击的最简单方法是就事论事。
传统工艺很漂亮啊
真了不起,别有风味的刺绣。
很美的图案,其实我很想看看背面的图案会是怎样的。
返回列表